走一次东北边境线,有多少你我所不知道事情......
离开三河上户林屯,走不远就是室韦了。
“室韦”应该是一个古老的名字,在远古中国北方“室韦族”,现在也被视为蒙古族的祖先,所以“室韦”也被看成蒙古族的发祥地。
其实室韦就是中俄边境线上的一个小镇,最大的看点是这里居民63%是俄罗斯族人,蓝眼睛、大鼻子说着东北口音普通话,但他们祖上是遥远的俄罗斯人。
室韦我是第二次来了,村子里早已去过。这次的主要目的是边境线行,所以我把车子直接开向国门方向,这里有个口岸,也是我这次境线自驾行见到的最小的口岸和国门。
通向俄罗斯的道路停了很多车,都是来参观的游客。我按路标指引奔向“中俄友谊桥”,那里可以参观。
这座桥连接两国的公路桥是年建造的,建桥时两国各掏一半资金,钢筋混凝土构造。桥不大,全长才.59米,桥宽4.2米,实在不起眼,但却是中俄界河第一座永久性公路大桥。
中俄边境线漫长,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条大江上竟然没有建成一座公路桥?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写这篇文章时查资料发现中俄黑河公路大桥立项二十多年,今年才开始建设,尚未完工,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俄方积极性并不高。
百度资料说室韦“为纪念中俄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特建设了这座永久性友谊桥”。
中俄现在是战略性伙伴关系,两国很多问题有相同与相似的立场,虽然谈不到是“血盟”的铁关系,但也属于唇齿相依,抱团取暖。可如果说两国有“传统的友谊”,就不敢恭维了,因为中俄交往的多年里,两国交恶时间远大于拥抱的岁月,如果提传统关系,可能恰恰是相反的。
不知道这座桥是否投入使用,桥头大门被紧紧的锁着,而桥面的路面也没有修完,但桥上有行车的痕迹,看来是使用的,只是这里的贸易并不太火。
很多人在这桥头拥抱着“友谊桥”留影,可以看出民间是希望同俄罗斯友好的,希望友谊桥永远存友谊,但愿从此无争端,子孙后代享和平。
到桥下看看,也没有什么。这里就是“最佳拍照点”,拍什么呢?
还有一处“俄罗斯精品屋”,但没有几个游客进去。
这里有块牌匾给人照相。再次强调了“中俄第一桥”。
这里最大的亮点是一座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号界碑,很多人围着拍照。
这块界碑我看到了不同,就是双面都有国徽,而在黑龙江或吉林看到的很多界碑都是单面才有国徽,而在长白山天池看到一快界碑一面是中国国徽,另一面是朝鲜国徽。我问这里值守的战士,他说“内蒙古的界碑都这样双面国徽”。
出国门我来到额尔古纳河畔,这条河也中俄的界河。但同黑龙江与吉林两省边境线不同的是这里管控很严,游人是无法靠近河流的,而那两个省很多地方我方一侧没有铁丝网,人们可以来到河边垂钓、戏水,甚至洗车。
兴致不减的游客只能这样拍摄额尔古纳河了。
旁边有很多小贩,房车里卖的是琥珀,当然是来自俄罗斯的波罗的海琥珀,真假难说,也没有看谁敢买。
而俄罗斯香烟很多人买,哈哈,这也太吸引眼球了。
有几个讲上海话的游客,掏出了小飞机要航拍。我多嘴,告诉他们不要这里使用航拍器,他们不理,结果很快边防来人了,好话说尽,才没没收。边境线20公里之内是不允许任何人用航空器拍照的,这个摄影人应该牢记。
原来想在室韦住一晚上,但看看时间还早,一个当地人又说现在边防线路非常好走,我决定赶到黑山头去。室韦以前来过,这次给我感觉游人多了,新房子多了,原有的风格和情趣少了,商业化的侵袭已经让这里有了不一样的味道,而这味道是我不喜欢的。
沿着额尔古纳河一路向西,这条边防线我以前走过,但道路很差,这次走就不同了,都是新修的溜光大道,什么车都可以畅通而行了。
路遇的边防军观察哨卡。怎么好像没有人?其实一路都很少有人。
一直沿着额尔古纳河走,原想拍拍晚霞或落日,但天是阴沉沉的要下雨,计划落空。
途中看到的一处俄罗斯村镇,好像规模不小,这样的俄罗斯村镇一路所见不多。
一路上比较偏僻荒凉,中国境内也看不到有多少人家或村镇,到是有一些养蜂人在这里守着。来自浙江的养蜂人告诉我今年这里干旱,油菜花开的晚,也不好,蜂蜜产量没有多少,而价格路边卖才15元一斤,亏了......
翻过这座山不远就是我要到的目的地黑山头,然后继续沿边界线到满洲里,也就结束我的边境线自驾游。
注:“东北边境行”系列游记一共四十篇,这是其中第三十五篇。是作者年6-7月沿给东北边境线单人独车自驾26天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