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新闻长白山仙人洞,有条通往天池的

到了抚松,就等于走到了长白山的半山腰。此时极目眺望,远山近峰层峦起伏,林木繁盛。公路如带缠在山间,蜿蜒盘绕中有山舞银蛇之美。

抚松县城地处群山环抱之间,地界并不宽裕,因为四周均被大山围拢阻隔,宛如一面藏金缀银的宝盆。选择这样的地形作为居住地的乡镇并不少见,当地人称之为“埯子”,意为窝风生暖之地,冬暖夏凉,这样的地形最适宜居住。

别看地方不大,景致却是一流。当年抚松县第十四任知事张元俊一到此地,顿觉不同凡俗,于是在任期间曾与随从游历长白山域内各处峻山秀水,并亲书“抚松十景”,辞章华丽,撮其精要,被奉为圭臬传颂至今。

据当地老人们讲,这仙人洞颇有些灵气,早年有好几位道士在此修炼,其中有位王姓道士最为出名,在洞里潜心修行多年,最终得道坐化而去。

在当地百姓眼里,仙人洞的名气仅次于长白山天池,早年每逢农历四月十八赶庙会,天不亮就有人在洞前的空地上占好位置,摆些针头线脑、洋油火石、虎熊獐鹿的皮张以及木耳、蘑菇、松子等山货,也有将祖上传下的玉佩珠环、金钗凤簪拿了去,庙会上的热闹对于那个社交活动贫泛的年代无疑是个极大的盼头。

更多善男信女涌入关帝庙、娘娘庙里,焚香祈福,求子还愿,从柳河、梅河、辉南、吉林等地的客商也聚集于此,他们大都是冲着这里丰厚的人参、山货、毛皮而来,从集市上拿了货再贩到辽宁营口,通常都能赚上一笔。

对于眼前这个神秘的仙人洞,当地人尽管很少进去探究,但有关洞里的传说,就在这一场场的庙会上得到了快速传播,并且越传越远,人们在想象中不断丰富着这些传说,使其更加玄幻美妙,而其中那些绵延不绝的谜团,似乎永远无需解开,就像萦绕在山间的那些云雾,忽隐忽现中会让峰峦山色显得更有姿态。

其实仙人洞的美,就在于这些流传在民间的各种传说,有了这层幻境的面纱,也就有了让人进去一探究竟的理由。

仙人洞地质构造

长白山雄浑壮阔,奇山峻岭比比皆是。仙人洞地处抚松县东南三公里外的马鹿沟内,这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溶洞,史称“通天洞”,后当地人又称“仙人洞”。

民国时期出版的《抚松县志》称其为“文华洞”,并详述其形貌特征:“洞高七八尺,宽五六尺。曲折幽深,险不可探……洞内石壁多作云形,禽鸟蝴蝶蝙蝠草木诸形状花纹。”

传说这仙人洞直通长白山天池,洞内地下暗河就是从天池的裂隙中流淌出来的。按志书记载,清宣统二年设治委员许位三命名为“文华”洞,相传为清初某道士所凿。光绪初年,道士王海涛在此修行,曾有好事者持烛进去探究,“初入须俯首,再行则宽敞,半里许则渐坡下,取石掷之如坠山谷声。”

历史上曾有过许多人进洞探险,但大都没能走远。据说有人曾手持蜡烛走了七天七夜,但最终“自往而返烛尽无余,洞之深浅终不可测。”

仙人洞究竟有多长至今成谜,据说前些年又来了一个探险队,由五个年轻人组成,他们做了充足的准备,光蜡烛就带了二十一包,馒头装了四十九斤,分配给每个队员背着。并做了周密的行程安排,包括每天用多少蜡烛吃多少干粮,可谓精确之至。

这些人在洞里走了十天,还没有看到一丝亮光,可是给养已经所剩无几,无奈只好决定原路返回。可是一计算,蜡烛和干粮已经无法支持他们走出这条洞子。即使一再节省,在离洞口还有两三天路程的时候,他们弹尽粮绝。

没了蜡烛,洞里什么也看不到,加上洞内沟岔众多,迷路是很容易的事。正当绝望之际,只听头顶上呼拉拉一阵响动,以为是遇到了野生动物,吓得他们不停地朝前面跑,这种响声随着他们的奔跑一直在头顶上回荡,他们就这样不停地往前跑。

终于,他们看到了亮光,原来是一群又黑又大的蝙蝠给他们引的路,惊恐之余,众人在心里默念谢恩。

而地质专家给出的结论是,仙人洞为天然溶洞,属窝卷灰岩,形成于四亿多年前的地质运动中,是由海象沉积、酸水冲刷后形成的,为喀斯特溶洞。这种溶洞的特点是洞连洞,往往形成三层高低错落的一串洞。

在马鹿沟和仙人洞后山的石灰窑沟里,还发现有溶洞的露头和出口,初步探测,可开通洞内距离达米以上。这些石灰窑沟的溶洞里,尚有大量呈壁状贴附在洞壁上的钟乳石。

仙人洞洞口朝南,高达2.5米,宽约2米。初入洞内地面高低不平,备感潮湿阴冷。洞高处人可直立行走,低处只得屈身或匍匐前行。洞长究竟有多少至今无人测出,这也给人们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并以此演绎出许多离奇玄妙的传说。

年初,抚松县旅游局曾组织对仙人洞进行挖掘开发,开辟出两条近百米的循环式进出旅游通道,分别连接两个出口,在洞内形成上下三层,以水平垂直形态相连。

年9月,地质专家、吉林大学地质系教授程新民曾带领几个研究生来到仙人洞专门考证。那次勘察采用热气高密度电法探测岩洞洞穴分布,勘查分析认为,现仙人洞进出口是由溶洞形成初期地下水潜流条件下发育而成,随着石灰岩和白云岩不断被溶蚀和地壳逐渐上升,洞穴完全高出地下水面,成为干溶洞,地下水在较低的地下发育下层洞穴,形成地下暗河。

而石灰岩受地下水溶蚀和侵蚀作用,形成三层溶洞,自最上一层到底下第三层,是按由老到新的顺序发育而成,洞内堆积物的年龄大体也是上老下新依次变化。

勘查还发现洞内存在脚洞,物探资料也表明,仙人洞周围还存在地下水通道。

小白龙穿地为洞的传说

袁毅曾任抚松县文化局局长、旅游局局长,现为抚松县长白山文化研究会会长,人送雅号“长白山第一导”,他的脚步踏遍了长白山的沟沟岔岔,对每一处自然景观都做过细致的研究考证。

这些年山南海北的朋友到长白山旅游,都愿意找“袁导”陪同,因为袁毅的解说词很有特点,无论走到哪里,既能听到原汁原味的自然地理讲解,又能听到许多当地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获益匪浅。

年,适逢抚松县建县周年,袁毅专著《长白山仙人洞古今大观》问世。在这部书里,收集了许多关于仙人洞的传说和故事,其中“白龙”、“青龙”之说广为流传。

很早以前,东海龙王的两位太子小白龙和小青龙厌倦了海里的生活,想到外面见识见识。一天,他们游到了天池,将天池水搅得波涛翻滚、天昏地暗,一时间令山下的土地变成一片汪洋,百姓叫苦不迭。

此事传到了天界,天神派出天兵天将擒拿白龙和青龙。二龙情急之下各自逃命。这青龙直朝岩石撞去,只闻一阵惊天动地响声,长白山被辟开一道沟,深有二十余米,宽有两三米,却有四十多里长。

由于用力过猛,小青龙被摔得粉身碎骨,变成了今天天池下面的梯子河,天池里的水顺势流进河里,河道幽深阴暗,水凉刺骨。龙身蜷缩而呈马鞍形,蜿蜒于抚松县城南,故又称“马鞍山”,因形状类似笔架,当地人还称其为“笔架山”,抚松十景之一“笔架寻秋”既为此地。

再说白龙,也一头钻进了地下,此时晴天响起一阵清脆霹雳,地动山摇,生生钻出一个洞来,龙身却摔在了洞外,巨爪将附近的树木打倒了一片,前面的山体也被扒平,这便是如今抚松县的兴龙大甸子,当地百姓给这个地方取名叫“长龙”,后演变为“兴龙”、“兴隆”。

小白龙钻出的这个洞即是如今的仙人洞,因白龙在洞内左躲右藏,这个洞便被钻得到处是洞,洞中有洞,形态各异。后来小白龙拼尽全力将洞口一块巨石撞到对面马鹿沟的山顶上,形成了一道奇异的景观,人称“镇宝石”。

据说从这个洞便可去长白山天池,但里面有一条暗河,只闻水声不见河水,暗河不宽,一步迈不过去,两步又无法迈,所以从来没有人跨过这条暗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