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老故事陵山秀水作者王甸葆

康平少山,少得可怜。

平川漫岗之中仅有的一点点山峦之色,久已被人们慕为圣境。县域南缘,确有那么短而精巧的一脉,可称作康平唯一的山了。山的外形和色调都很美,好似画家笔下刚刚完成的一幅画作悬于天际。

那条短小的山脉称为王陵山。山带短小到什么程度,仍可以拿书画笔墨作喻。创世纪之初始,上帝手中的巨毫于东北大地上标绘长白山脉的图形走向。上帝老人是想一笔挥就的,饱蘸天池墨,从老爷岭处开始顿笔,回锋转毫,重笔出手,一路南下,渐渐放手,肘腕轻悬,墨色也渐渐疏淡下来,间或也出现了多处枯笔所致。书法圣手想作个一笔悬针直抵辽东半岛端末旅顺口,但毕竟是老迈了,精气神有所不支,手有些颤巍抖擞,竟作出了一个撇笔的动作,致使误笔辽河西岸。错误既出,也只好顺势而行,余脉渐渐尽了,法库东大岭清晰的显现出来,收笔也算恰到好处。可就在毫尖带离的一刹间,老人笔力已尽,手重重地抖了一下,一微小墨点儿溅于左端。于是,陵山一脉崛于康平之南,无法抹掉的既成事实,让康平有了对于山的仰望。年,康平建县的时候,陵山完全在康平版图之中,随着历史沿革变化,陵山现已成为康法两县的界山。

陵山很小,方圆不过三十里,有几座山岚一字排开,从东往西,高峰有老陵山、韩六山、大罗卜山和八虎山。矮一点的山头有长尾巴山、狐仙洞山和黑山,山区主峰为八虎山,海拔.2米,为沈阳市第一高峰。

陵山不很高,却能百里得望。农人看山望景,眼目间的惬意,当是一幅画来欣赏,一抬头便可望见那陵山了,不多的几座峰岚,单纯而淡雅。那幅画美得醉人,往往使农人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田间劳作之余,乏累了坐于田头垄上,卷起一支烟来吸,边歇息边仔细端详那山的美丽,简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那幅画的作者肯定是一位圣手,且对自己的画作不甚满意,经常做着各种别样风格的修改,不经意间就使这幅作品变为另一种色调。晴好的天气,它是浅淡的蓝色,刚好与天蓝有所区别,作者只是初试色彩;有白云游移过来,投下阴翳,山变得湛蓝,画家的笔显然是加重了一些;而早晚间,阳光暂避之时,它又是深沉而又凝重的黛色,一位世故老人的神态,沉稳之中显出了遍观世事沧桑的威严;天阴去,他有些乌朦不清,阴雨袭来,他完全隐去身影。于此,农人们便知,大雨即将莅临了。本地农谚:远山戴帽,雨要来到;陵山穿蓑衣,大雨来得急。而一旦雨霁天晴,那山又是出奇的净蓝,终是洗过的,空间的尘埃彻底浥除,视线格外的好,在灿烂的阳光下,遥远处也能看清那阴阳分明的山梁脊背;冬日,山有白雪加身,又不是全然覆盖,山脊处处显露着钢蓝之色,一副少女丽人身披白纱淡妆素裹的形象,显出极为端庄的姿态,又有一番迷人的景象。

陵山之美,美在风水。

陵山周围有多处清代蒙古王陵,这些王爷们都是奔风水儿而来的,固称为王陵山。这山前山后,王公贵族的陵寝有多少,听听这些名字便可知其一二了。山之东麓有老陵;南面山坳中有二太王陵、公主陵、僧王陵;西面有王爷陵、大西陵;山北有前陵、后陵、南小陵、东小陵。其中僧王陵乃清后期当朝一品大员僧格林沁之墓,在追缴捻军起义之中战死沙场,远途运回老家安葬。清代蒙古亲王地位显赫,京城王府鳞次,可以独成市井,封疆领地旷远无边,为何都济济一堂拥在陵山脚下?这似乎让人费解。但打开地图审视一下也就明白了。上帝老人抖下的这个微小墨点很是位置。南面紧邻明代边墙——清代柳条边寨,北面是一望无际的科尔沁大草原,纵深百里是最为著名的博王府所在地吉尔嘠朗;从这里纵缰驰骋,南出草原百余里,越过这脉小山,又入辽河平原,直至盛京沈阳,全是一抹平川。陵山成为这一线平川地带唯一的一处山峦拱脉,王爷贝勒们到盛京打理进贡,要在此处歇息打间,也有人称此为歇马山。王公显贵们,风光一世,临终寻个安身之处,陵山范围当为首选。王爷首领挥鞭勒马之间就看准了这处风水,无需多作比较,疆土南缘靠近柳条边寨的这脉小山实为理想之地,不待年迈气衰便提早在这里建陵修墓了。

岁月悠悠,几世沧桑,王公显贵们独成一景的陵园建筑被夷为瓦砾,进而掘地五尺,尸骨无存了,仅剩下刻有同治皇帝为僧王爷捐躯后,下诏追表其功的巨大石碑还在龟背上矗立着。一个贵族势力占尽了风水,一股新生势力又毁掉了点缀于万绿丛中的别致风景,千秋功罪难于评说,历史终有憾事。

青山犹在,秀水长流。

陵山的浅坳里,有村名为姜家沟。不知什么时候,村里人做的干豆腐有了名气,一时畅销大小城镇和东北都市。豆腐页薄如纸张,几近透明,敷于报上,能够清晰阅读;质地鲜黄且弹性极好。传说有位二人转名角,手绢功夫非常了得。为展示自己的功夫,她拿来豆腐页一张,指尖上飞旋翻转,抛入空中,又稳稳落于掌心,竟无半点伤损,人们惊叹艺人的高超技艺,更惊叹干豆腐的质地优良。至此,姜家沟干豆腐堂而皇之地叫卖声更为响亮,享誉四方,现已成为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业内手艺人纷纷前来取经,主人一不讲加工流程,二不讲手艺诀窍,先领人看地理风光,看山川脉相,人们终于明白了,人家地处陵山沟堂里,周围葱茏滴翠,清泉长流,敢情人家水好啊!

陵山山坳褶皱曲折,流经水系两分,以老陵山麓为分界,西边山脉绝大部分属秀水河流域,以东为李家河流域。秀水河由于林彪领兵初进东北的首场胜仗而闻名,它的上源在内蒙古境内,流经康平县沙金台乡张家窑水库和满斗水库,沿康法两界迤逦流淌,到了陵山脚下,汇山间之水下泄,入法库界经秀水河子镇南流入辽河。秀水河一路平原中流淌,在中游腰间的陵山一脉,为它补给了大量纯质清流,才有了名实相符的秀水河。

陵山东北的隅角里,属东向水系,一个悠长的山区小村,一条终年流淌的小溪,绕着山根儿迤逦而行,农家屋舍,傍着河流,错落闲散地沿河而居,尽享着泉水的滋养。这里是李家河源,小村的名字叫东小陵。

村名也是因陵区所在而获得,因其墓中人辈分较晚,故称为小陵,具体史实无可考,人们想象那是一位美丽的公主吧,尚未谈婚论嫁便故去了。

小陵村有两大特色,一为区域幽静,养生休闲,景色秀丽;二为多出美女。

小陵的姑娘绝色的水灵好看,个个腰身秀美,脸蛋漂亮,秀发黑长,为外村所少见。溪边,就着流水浣洗衣物的,田里顶着晨露侍弄庄稼的,都是一群群美丽的姑娘。这场景让一位陌生人感叹了好些日子。陵山之秀水,养山、养地、养田,也养人呀!

李家河源,始于陵山东侧,汇成小溪,渐成河流,如一缕少女那飘逸的长发,甩弯作秀,在小陵村一再的流连眷顾,终于渐宽渐远,流到山那边去了……

游陵山,各峰景象都不同。老陵山,东首高峰,遥对康法两县城郭,晴好天气,两城清晰在目,互势互比,争相竟拔,旺势正兴。东北脚下,泡子沿水库明净如银,山的一面镜子,青山峰影、周边高大建筑全都倒映其中。

韩六山,因解放前为地主韩老六所拥有而得名,它居群山中心位置,峰高却不陡峭,是慢慢隆起的那种乳盘状貌,山根盘结阔大,将周围山体挎挽着,雄势而起,确有群峰之主的样子。登山顶观览群峰翠色拥抱,短小一脉尽在环视之中。它的南坡脚下有一山坳,坳中有一村庄公主陵,以韩六山为靠,附属山脉把村子圈围起来,只正南方有一山口,与外界相通,机动车唯有从这里才能出得家门,历来被风水先生看好,村北的山根上布下蒙古王公贝勒公主们的墓葬多座,共享地下风水。其中位于东北坡上的僧格林沁墓园规模宏大壮观,居群墓之首,而固伦雍穆公主病逝得早,最先埋葬于北坡,村名即为公主陵。

大萝卜山紧靠韩六山西膀肩上,在韩六山的携带之下,于脉中突起于群峰之间,虽高不过其它,却是尖峭无比,仿佛一颗虎牙从牙齿间钻挤出来,显示出独特的峥嵘气势。它与八虎山对峙相望,中间一条水道将山根间切割到底,被称为土门子,人行可穿过山门去往山南公主陵,一路河流清泉小溪不断头地流淌。正因为河流切下山根,形成陡崖,像倒置的尖萝卜一样,故此得名。登顶而望八虎,八虎峰头如虎的颈领昂头向天,此时只如骑在虎的前腿畔上,隔涧发出奇想,恨不能飞,越过涧峡,捉住高昂的虎头,大快人心的意愿。

狐仙堂山于一字型山脉之外游离出来,在中段的北侧与韩六山相对望,属于次峰之流辈。它挎带起两侧的丘陵岗脉,堆起陵山一脉的厚度,从北面远看,只当是山脉一体的堆磊,形成重重叠叠之厚势。其实在它与山脉之间有着一条山沟之距,从东往西落差很大的沟道直往八虎山方向流去,沿沟一侧,几座山村面对山脉而居,背面有狐仙堂山相夹为靠,清水长流,气候湿润,最宜人居的地方。沟道北侧的狐仙堂山,树木较少,青草裸石的沟涧背阴静穆,山腰间树丛遮盖之下,一深邃的石洞口掩藏期间,当地的人们说,那是狐仙洞,早年有狐狸联单在此,经常有人前来烧香上供,祈求保佑山区人户平安。在山顶向南仰望观瞻山脉最清楚,近距离,居于中间平视一字四峰,全景式正面观赏比较,皆有赏心悦目之景,而八虎山,峰岚挺拔翠黛拥起还是高出一筹。

陵山主峰八虎山,在山脉最西端,唯有它与山系因一条沟脉而断开,独立挺秀,峰高路险,盘地柱天而举,令人望而生畏。传说陵山一带有八只虎,各自以山为王,而那只虎王就占据在主峰之巅,发号施令,呼风唤雨。还是僧王爷年轻的时候,领蒙古亲兵,消除虎患,进山一路追赶,所有的八只虎最后都聚守在最西面的主峰之上,众兵登上山顶,刀剑挥舞,铁铳齐发,一只虎也没打着,八只虎都跳入山涧摔死了,后来人们称此峰为八虎山。有文人将此收入典籍,亦称为巴尔虎山。

从北面山口进入山区,一下被环山所围,迎面是两架大山对峙着,中间距离的空当并未透亮,有一长条平顶矮山堵挡山涧,如一条影壁障碍着视线,这山空儿就是土门子通道,窄窄的,被水沟占据,只可人行。虽是两山对峙,大萝卜山矮了许多,与八虎山在一起,像似一大一小的俩兄弟,当然大萝卜山也很高。登大萝卜山的人很少,因为两山相并,人们都跃跃欲试选择了八虎山峰来攀登。

上山的路在北面的坡脊上,开始慢缓好似一级一级的阶梯铺垫好长远的山路。也有人耐不住性子,取捷径直奔山洼而去,待到了山根处,立马就是陡岩峭壁,使攀登者苦不堪言,而走长长的山脊倒可轻松得多,腾出身心来边爬平缓的山路,边一路赏山景,一级级爬上来。山势渐渐高峻,群山矮下去了,北面的黑山竟然像一顶大草帽一样扣在地皮上,深色的油松全然覆盖了整座山体,黑森森的一派苍然之色。停歇良久,备足了力气,从这里开始直到峰顶,是最为陡峭的艰难攀登。下一站就是遥望得见的一处突起平台,大抵在峰肩之处,房子一般大小的巨型岩石,冲着东北方向,初步判断那上面肯定有个缓冲的歇脚之处,诱使人们收拾行囊向上冲击。山陡路窄,一处很难通过的关口,叫“一槽当关”,只有一条山水冲刷出的狭窄立体的长槽仅供攀登者通过,没有人工凿阶,哪怕一个脚窝也好,这里没有,只有两旁的树干供人攀住,好艰难呀,两边全是陡峭的百丈悬崖,幸好被茂密的树木覆盖着,树冠密密相挤压在一起,形成绒团一样的软体,视觉上没那么艰深恐惧,终得攀缘到了那平台之上,龟背一样的巨石让人们暂歇喘息一会儿。原来此处名为龟背石,这里有故事,传说早头老老年的时候,高山上这只恶龟,白日间安详如石,夜间探出头来偷吸泡子沿之水,眼看要吸干了,被一石匠发现,白日上山用凿子斧头将龟头劖掉了,只剩龟背在此,被八虎山峰羁押着,成为人们登山攀险境遇最为艰难时的一处理想的驿站。本来看似至此即将登顶,可到这里再望顶峰还有好远,体弱的人更是连连生畏,说实在是上不去了,可是,发起第二次冲击时,人人都能实现夙愿,登顶时的欢呼雀跃声飘向天外。看似尖峭,顶峰还是有很宽敞的活动场地,无树,多裸面岩石。四面观望,绿水青山尽显风流,那群山矮小,山岚脊背、髫首童顶全在下面,天然林覆盖的山坡森然一片墨绿,而那些只有绒草覆盖的山头坡脊,嫩绿浅黄,短绒一般敷着山表,恰如老牛脊背后臀,架骨清晰分明,煞是好看。山脚下,远近村庄,红屋瓦顶,圈在山坳里,安宁又太平地生活,日子都很不错吧!山外平原,林带成网,网中成方,高拔的杨林套着嫩绿青黄,田野农家让人羡慕的模样,在此一览无余;周围多座湖泊、水库、泡子,或大或小都亮出镜子一样的水面;康法两城不说,若是刚下过雨晴好天儿,能渺渺望见沈阳都市的大厦和烟囱。

八虎山峰顶,四面陡峭,巨大的岩石间隙长出万年松柏。早年,顶端有一口深井,无人探到底深多许,一锈迹斑斑的铁索挂于井口,用手拉拽,永无头绪,井内伴有轰轰磨响之声,人们遂不敢继续操作,生怕惹来塌天大祸,就此罢手。南坡陡崖上,仅有的一方小平台之处,不知是天然的还是人工辟就的,上有一座道教山庙,供奉着玉皇大帝元始天尊诸神。简单的庙宇,山阶陡转,镶嵌在半腰陡崖间,煞是精巧,妙不可言,幽静而又神秘,沉浑的钟声传遍山谷峰岚,气韵深广。陵山一脉,民人与王爷,人间与仙道共神往,地老天荒。

年4月7日午一时草稿完毕

选自王甸葆著《大赋康平》

作者简介:王甸葆,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康平县作家协会主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