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富饶松花江冰雪中尽欢颜的东北人在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漫山遍野大豆高粱。」年,这首歌词淳朴,旋律上口的歌曲曾一度火遍东三省的大街小巷。这也是每每提及「松花江」,许多年轻人印象中最深刻的高光记忆。

这是一条奔腾公里,南源长白山天池,北源大兴安岭支脉,流经七成东北大地,孕育了众多城市文明的「天河」。这里是中国生境与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沿江地貌涵盖森林草原、湖泊湿地、平原田野、城市乡村……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七集大型系列纪录片《松花江》,就将镜头对准了这个让人忍不住想把「奇迹」两个字打在公屏上的神秘之境。

从江河大川灌溉的森森密林,到冰雪严寒炼就的铮铮铁骨。摄制组辗转于松花江流域的各个角落,完成了拍摄总里程超过10万公里,甚至更长的纪录之旅。

作为东北地区最为重要的河流之一,这里栖息盘桓着多个物种的珍稀动物,覆盖着最为壮观的森林湿地,诞生过无数个新中国工业史上里程碑式的传奇,生活着最不畏严寒艰险的热血一族。

以往看到这里,你能够想见到的画面一定是震撼视觉的风光特写,和寥寥几笔带过的民生风貌。

格局小了。

《松花江》带着全新的创作诚意出发,首次将镜头更多地聚焦于「天河」之境热情果敢的「东北人」。

他们或是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少数民族的后代,或是生长于城市之中的汉族,但他们总会自称同一个名字:「东北人」。只因他们早在中华民族的变迁史中完成了族群的融合,世代逐水而居,在松花江的孕育之下一脉相承。

《松花江》从社会现实的角度出发,对这群在更多人印象中,总是热闹喜兴的人们进行了更加深度地探访与刻画,在这里你将解锁的,是一个对自然时刻敬畏,对这片极寒之地世代坚守、保持初心的真实故事。

从猎杀到守护:敬畏生命才能与自然和谐共舞

清晨,中气十足的驯鹿召唤声响彻了敖古鲁雅的山林,那是鄂温克族人与驯鹿之间独有的一种语言。《松花江》第一集的镜头首先对准了生活在敖鲁古雅的一对兄妹:柳霞和维佳,他们来自中国唯一的使鹿部落鄂温克族。数百年前,他们的祖辈们跟随着驯鹿群渡过额尔古纳河,来到了敖鲁古雅。

地处「中国冷极」——根河的敖鲁古雅,全年最低气温可达-58℃,是耐寒性极强的驯鹿赖以生存的家园。

年,放下了猎枪的鄂温克族人本可以选择离开山林去城市谋生,但世代守护驯鹿的使命始终深植于他们的DNA之中,他们选择了留在这里,和这群冬季精灵相生相伴,不曾分离。

曾经只身闯荡过北京的维佳,热爱绘画与诗歌。细腻的笔触之下传达的那份独属于不羁的鄂温克人内心的那份恬静与柔软,让人动容。信手拈来的三两句月球上诞生的诗歌,传递着奔赴希望,向往远方的精气神。

大兴安岭的绿色只有两月有余,这里时常在五月,会忽然飘起鹅毛大雪。片中运用了大量的特写、纪实镜头,深度刻画了灵魂安身此处的鄂温克族人。善良的脾性让他们无惧这深山中看似冰冻与无助的风雪,总能游刃有余地寻回任何一只找不到回家路的驯鹿。豪爽的性格,让他们为每一只诞下小母鹿的驯鹿妈妈举杯痛饮,庆祝新生的降临。

无论是穿行于山林之间的鄂温克人,还是依河而居的鄂伦春人,数百年来对松花江的敬畏始终不曾动摇。渔猎民族生存方式的变迁使得他们开始思考人与动物之间共生的平衡与和谐,这也是松花江流域至今都保留着中国生境与物种最丰富地区之一头衔的原因。

无论是温顺亲和的驯鹿、四时转徙的珍稀飞鸟,甚至是凶猛桀骜的「兽中之王」东北虎,都是松花江流域的常驻嘉宾。如今入行18年的野生动物专家郎建民,在吉林珲春东北虎自然保护区已经陪伴着东北虎在松花江流域的这片广袤森林里度过了数十个隆冬季节,见证了四个家族的东北虎群的繁衍生息。

「我们不分白天黑天,第一时间必须赶到现场。我们得对生命负责。」郎建民和他的同事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接到各个地方的求助电话。突然空降的白尾海雕,饥肠辘辘的迷途幼豹,甚至是一只叫不上学名的无助小鸟,他们风雨兼程,架起了一座人与动物之间最坚不可摧的庇护之桥。

在纪录片《松花江》的第一集中,追根溯源、顺流而上、深入森林的摄制组遗憾地没能和「兽中之王」打上照面,但守林人的故事却在昼夜分明的镜头之间显得愈发熠熠发光。

无论是人情味格外浓郁的山林炊烟,还是湿地边守候鸟类迁徙的生命记录者,松花江畔的四时皆是他们对「故乡」的守望之情,亦如他们对这片土地上每一个生命的敬畏之心,历久弥新。

从对峙到共生:勤劳勇敢是松花江人拥抱极寒的秘诀

冰雪,是提及东北三省,或是说起江河的另一种形态时会脱口而出的标签。

在松嫩平原冰冻三尺的严寒冬日里,食物单一且匮乏。生活在中国湖泊密度最大的湖区之一的松花江人就在这极寒的气象环境之下,创造了松花江冬捕的盛况。

实际上,享誉世界查干湖冬捕不是第一次出现在纪录片的镜头之中。而在《松花江》的第二集中,摄制组将冬捕的视点做了更加下沉的聚焦,只要是家门口有冰湖面,世代靠捕鱼为生的松花江人那冰雪难消的火热气质,都被几台摄像机尽数捕捉。

「喝点酒,暖暖心,大伙儿一高兴,明天挣着钱了,都回家乐呵的,孩子老婆热炕头多好。」刚刚出锅的高热量黏食和刚刚烫好的高粱酒升腾的热气,将屋内的氛围蒸得有些氤氲。捕鱼人高刚和即将共赴彻骨严寒深夜的「战友」们围坐一桌,用三两句热乎话,为即将到来的收获之夜互相鼓劲。

从午夜12点到第二天早晨9点,刺骨的寒风彻夜呼啸,整宿未眠的松花江人终于迎来了收网的狂喜时刻,而距离此地公里的月亮湖同样迎来了寓意着丰收的「红网」。世代与冰雪和极寒对峙的松花江人,又一次凭借着智慧与勤劳获得了胜利。

心内惦记着已经连续在冰面上工作了10多个小时的「鱼把头」丈夫,周艳峰的妻子匆匆赶来渔场帮忙,这里铺陈着刚刚捕获的数十万斤鲜鱼,场面十分壮观。松花江上责任最重大的职业莫过于每个渔工团的「鱼把头」,他们往往肩负着一整个捕鱼团队的收成KPI。

而冬捕对自小在松花江边长大的东北人来说,看似游刃有余的生存方式背后,凝聚着各个工种的经验技巧与各个环节之间的密切配合。

打镩的渔工率先出发,重达20公斤的冰镩在他们的手里就像是江湖侠客最趁手的兵器一般,行云流水。

一张完整的渔网,需要多达40人的团队连续组装一个月才能完成,紧接着再随着负责「穿针引线」的走杆埋进湖中……

凛冬最热闹的时候莫过于此,即将收获的喜悦爬上了松花江捕鱼人的眉梢。《松花江》对冬捕每个细节的纪录,都看得人不由惊叹。

如此火热的氛围一直延续到公里外的吉林松原,距离查干湖冬捕盛典开幕还剩下15天的时间。负责监管造雪机正常作业的查干湖渔场职工柳孔明,是查干湖冬捕中的年轻力量代表。他们放弃了远方,带着「查干湖在我心中比任何地方都重要」的信念,驻守在了这里。

冰雪之下热情似火的土地上,越来越多的年轻梦想,也在累月的奋斗中生根发芽。

反复练习三周跳的12岁花样滑冰运动员魏舒冰,在无数次的摔倒站起中离自己的冬奥梦越来越近;不畏极寒的冬泳爱好者们任由心中奔腾的大河一往无前,在超乎寻常的冰天雪地里,尽情释放着热血与豪情。《松花江》作为一个真诚的记录者,正在见证着松花江沿岸,哈尔滨这座冰城里的人们与冰雪的奇妙缘分。

历经千百年时光,热情好客的东北人始终带着松花江塑造的果敢与真诚,在这里与冰雪世代相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从对峙严寒到以热忱拥抱自然,在《松花江》里皆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从记录时代到聚焦人物精神,纪录片本该让人如此破防

对于人文地理类的纪录片来说,最大的痛点当属如何通过制作心思的挖掘成功地与观众实现共情,继而传达出更加内核的立意。对此,最佳的逻辑解法莫过于从「聚焦人物精神」,反衬「时代精神品质」。

《松花江》通过细腻的人物故事刻画,一改往日山川大江空镜扎堆的纪录方式,将自然生态与人间冷暖悉数包裹其中。表面上看是一条江的故事,实际上更是关乎于人,关乎于生命与自然的故事。

「到底是什么力量让生活在松花江流域的人们不畏艰险,不畏风雪,即便在极度苦寒的境遇里也未曾想过离开。」这是制作团队在策划初期,一次从心出发的思考,也是纪录片《松花江》找到破题点的契机所在。

于是他们开启了一段记录松花江人的冰雪奇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与总结。这条不断向前奔腾的大河,无论是哪一种形态,最终都将流向属于自己的远方与归处。这正是对力争上游的东北人坚毅勇敢、热情豪迈、不屈不挠的性格底色最好的诠释。

1号结语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故事,有故事的地方就必定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能量。回归人物故事精神内核纪录的《松花江》,在人文地理类纪录片的瓶颈之下,再度唤醒了观众对「故乡」的信仰,叩开了观众的心房。

而一部优质的纪录片,无论归属于哪一种类型,无论借助什么样的场景,无论倚靠何种传播的介质,其精神内核回归对人性的刻画到底有多必要,亦是无数纪录片工作者们内心不变的信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