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XX工程
1.1.2.承办单位
XX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1.1.3.建设地点
XX
1.1.4.编制依据
1.白山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对《XX工程》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的委托书
2.《白山市城市总体规划》
3.《朝阳路工程规划图1:》—白山市城乡规划勘察设计院
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国计划出版年)
5.《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出版)
6.《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号文件)及《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7.《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
8.《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95)
9.《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范》(GJJ75-97)
10.《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
1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12.《给排水设计手册》
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14-)
1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
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
1.1.5.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近几年来,白山市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白山市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具备了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年实行市带县体制以来,中共白山市委、白山市人民政府深刻审视市情,提出了建设开放发达文明边疆工业城市的宏伟目标,制定和实施了长白山开发开放战略,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林产、矿产、能源三大支柱产业日益强壮,医药、绿色食品、建筑材料、塑料化工和汽车配套五大优势产业梯次跟进,初步形成了具有白山特色的经济体系。以长白山山货市场、抚松万良人参市场为龙头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使白山成为名符其实的长白山特产集散地和输出中心。
要发展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就一定要把关系到城市工业企业、居民生活及招商引资等至关重要的城市道路问题发展上去。而现有城市道路建设已滞后于各项事业的发展,拖了经济建设的后腿。主要表现在(1)城市干道网建设滞后。(2)地区道路设施发展不平衡。(3)受地形等条件制约,组团内部交通衔接不畅。通白大铁路均穿越中心城区,受此影响各组团内部交通瓶颈明显,并形成众多断头路,影响交通体系完善。(4)白山市内部道路功能不明确。中心城区现状主要城市干道均承担着“商业性”“通性”等双重道路职能,既严重制约了沿线土地的开发利用又限制了道路功能的正常使用,加重了本来已十分紧张的交通拥挤状况。
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交通条件,完善城市道路网,方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市政府决定对城区道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进行改造完善以适应白山市经济建设和交通增长的需要,为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奠定基础。
1.1.6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1.6.1城市发展的需要
白山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通(化)白(河)、大(连)大(栗子)两条铁路贯穿南北,开通了泉(阳)丹(东)、白(山)白(城)铁路旅客列车。境内公路全长多公里,连接市县城乡。目前,又开通了白山至长春当日往返、白山至北京、白山至大连等长途客车。通往长白山的三条旅游线路有两条在白山市境内,并直达长白山天池脚下。丰富的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水资源,都为该市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白山市在经济增长、基础设施改善、招商引资、农业产业化、社会事业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在,白山市己经发展成为以煤炭、木材、电力、医药工业为支柱,以冶金、机械、塑料、造纸、纺织工业为骨干的门类比较齐全的新兴工业城市。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阻碍发展的一些主要矛盾也不断表现出来。如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的矛盾,招商引资工作的进行与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的矛盾,车辆增长与城市道路数量少、等级低的矛盾,居民生活水平的快速增长与水、电、热力、燃气等服务设施不齐全的矛盾等,以上矛盾都严重阻碍了白山市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城市要发展,关键一条就是要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功能不齐全,道路系统不完善,综合承载能力差,带动功能不明显的问题。
本工程新改造的浑江大街是居民区与城区交通联络的主要通道,因此建设本工程,形成完善、功能明确的交通网络,使城市对内、对外交通更加便利、快捷,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1.1.6.2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白山市的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落后的基础设施工程和道路网建设远远满足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非机动车辆保有量也快速增长。而城市道路的建设速度却比较缓慢,现有道路除浑江大街等道路网外,其他道路系统不完善,而且大部分的道路现状宽度过窄,交通状况混乱,给过往行人和车辆造成很多不便。
以上落后的道路和排水系统建设都给城区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多不便,急需得到改善。
1.1.6.3经济发展的需耍
白山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其综合承载能力、现代化程度、整体形象的标志,对于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协调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根据《白山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加速城市与外部的联系、沟通。而白山市道路的现状条件,势必成为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障碍,影响城市远景目标的实现,因此本工程的建设己迫在眉睫。
1.1.6.4招商引资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需要
招商引资是壮大城市财力和加快城市建设的先决条件,也是振兴区域经济的最佳选择。要广泛开辟招商渠道,城区道路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成为招商引资工作中的关键。由此可见本工程的实施是势在必行。
1.1.6.5开发资源的需要
白山市素有立体资源宝库、长白林海、人参之乡之美称。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森林、矿产、山珍土特产和旅游资源给白山带来了广阔的开发前景。丰富的资源给白山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白山市基础设施的落后,己给资源的开发和招商引资带来了困难,只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给客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才能更快的带动白山市的资源开发的新步伐,从而充分发挥白山市的资源优势,把白山市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性商贸城。
1.1.6.6美化城市环境的需要
城市的街路等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的形象问题,它除了承担最基本的任务外,还直接反映着城市的面貌和风格,是一个城市的门面,对城市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效应。因此,本工程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白山市的整体形象,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必将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从而推动城市的发展。
1.1.7.规划目标
1、总目标
到年,基本建设成为山川秀美,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示范市。
2、分期目标
第一阶段,至年为控制和改善阶段。从源头上扭转由于经济发展致使环境恶化的趋势,加快浑江水污染的全面整治,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环境污染得到初步控制,环境质量和城市生态景观有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控制和改善。
第二阶段,至年为全面提高,步入良性循环阶段。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得到全面控制,基本建成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发展繁荣的生态文化。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要求
1.2.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
1.2.1.自然情况
1.2.1.1.地理位置
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风景秀丽的长白山西侧,东经°7′至°18′,北纬41°21′至42°48′。东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相邻;西与通化市接壤;北与吉林市毗连;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鸭绿江相望。东西相距公里,南北相距公里,国境线长公里,幅员平方公里。市区面积平方公里。
1.2.1.2.地形地势
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境内山峰林立,绵亘起伏,沟谷交错,河流纵横。长白熔岩台地和靖宇熔岩台地覆盖境内大部分地区,龙岗山脉和老岭山脉斜贯全境。龙岗山脉海拔-米,相对高度在-米之间;老岭山脉山体高大,海拔-米,相对高度-米之间。
鸭绿江沿岸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切割较深,地势较险峻。境内最高点长白山主峰白云峰海拔米,为东北地区最高峰;最低点靖宇县的批州口子,海拔.3米。主要河流有鸭绿江、头道松花江、二道松花江、浑江等。
1.2.1.3.气候条件
白山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吉林省最寒冷地区。春季昼夜温差大;夏季短,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朗天气;冬季长,干燥寒冷。年平均气温4.9℃,年平均降水量.4mm,最大小时降水量50.4mm,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6.5℃,历年极端最低气温-42.2℃,历年极端最大风速SW向19.7m/s,历年瞬时最大风速为WSW向30m/s,无霜期天。
1.2.1.4.水文地质
白山市境内江河纵横,水资源十分丰富,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7倍。境内松花江、鸭绿江、浑江三大水系水能蕴藏量极为丰富,浑江流经市区北部,横贯东西,形成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4公里的狭长地带,东高西低,标高相差17米。
白山市地处长白腹地,其区域地质属华北区的辽东分区的浑江小区,地质构造为太子河一浑江陷摺断东束的浑江上游断陷。中环路工程岩土情况为上部0.5-1.0米黄土,下部多为2-4米砂砾石层,下伏白垩系下统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地下水位偏高。
1.2.1.5.建筑材料
流经白山市的浑江可生产大量的砂卵石、天然砂砾,中粗砂,附近的长白山脉出产大量的块石,石质坚硬,强度在II级以上,可满足各项工程使用。
1.2.2.历史延革和社会情况
1.2.2.1.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本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历经各时代,归属几经更改。年清政府依盛京将军增棋、奉天府尹玉恒奏请,划通化县东部地方设治猫耳山,置县名临江,属吉林副都统辖区兴京厅。设八道江巡检属通化县(年划归临江县)。年废将军制,东北实行行省制,本地属奉天省,仍辖于兴京厅。年(中华民国二年)奉天省设东、西、南、北、中五路,本地属奉天省东路道。午(东北沦陷时期)改属伪安东省。午划归伪通化省。年祖国光复后,划归安东省通化专署所辖。年划归辽宁省。年转属辽东省。年8月由辽东划归吉林省管辖。年3月23日吉林省委批准撤消临江县设置浑江市,午1月7日国务院批准浑江市府驻八道江镇,隶属通化地区。午3月浑江市升格为地级市,设八道江、临江、三岔子三个城区,并实行市带县体制,辖抚松县、靖宇县、长白县。年4月,浑江市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白山市,辖临江市、靖宇县、抚松县、长白县、江源县和八道江区,市委市政府驻八道江区。
1.2.2.2.人口及行政区划
截止年末,全市共有65个乡镇,其中20个乡,45个镇;个村。白山市现辖临江市、靖宇县、抚松县、长白县、江源县和八道江区,市委市政府驻八道江区。年末白山市总人口为.6多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88.5万多人。少数民族人口7万多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2‰。全市共有汉、朝鲜、满、回、蒙古、锡伯、壮、土家、达翰尔、藏、维吾尔、苗、布依、侗、瑶、白、禽、羌、赫哲、彝20个民族。
1.2.2.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白山市统计局发布的《白山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经济总量稳步攀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核算,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1.5%,超过全省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7位,增幅居全省第2位。人均GDP达到2.8万元,同比增长23.3%。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38.6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7亿元,增长26.3%;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亿元,增长17.8%。三次产业结构已由年的12:56.1:31.9调整到10.4:56.9:32.7,呈现出一产下降,二三产业继续上升的新格局。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政支出大幅度增加。年,全市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36.4亿元,同比增加6.3亿元,增长20.8%。其中,市本级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23.6亿元,同比增加4亿元,增长20.5%。全市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19.8亿元,同比增加4.2亿元,增长26.9%。全市财政支出76.4亿元,同比增加18.1亿元,增长31%。其中:医疗卫生支出增长80.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46.2%;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38.7%。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拉动经济贡献突出。年,全市上下以项目促进为载体,狠抓项目建设,突出投资拉动,努力扩大招商引资,促进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结构、效果总体的健康协调发展。全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亿元,同比增长35.5%(见图4),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1位,占全省比重5.6%,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从投资类型看,工业完成投资.8亿元,增长38.9%,占投资总额的59.2%,对本期投资贡献率为63.3%。从重点建设项目进度看,八宝工业园矿井改造、东圣焦化6万吨甲醇等个项目竣工投产。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华能煤矸石发电等个续建和新开工项目进展顺利。赤松核电站、粉煤灰综合利用、浑江电厂六期扩建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1.2.3.工程现状
XX工程位于浑江大街与建设之间,路线为南北走向,北起浑江大街,南至建设街。
道路两侧为新建住宅小区,现无路基及排水管线,居民生活及出行非常不便。本工程是一条城市次干路,也是该区域改造后与外界联系的一条主要道路。
本工程是一条城市次干路,是当地与外界联系的一条主要道路,但现有道路情况已经严重无法满足车辆行驶需求,本工程的实施为居民出行创造了方便条件,也为白山市的城区发展奠定了基础。
1.2.4.建设规模与目标
1.2.4.1.建设规模
本次建设道路是改扩建工程,内容包括道路、排水、绿化、照明等工程。具体情况如下:
1、道路工程:道路工程全长米,其中:机动车道面积为m2;人行步道面积为m2;路边石全长m。
2、排水工程:雨水主管线为DN聚乙烯PE管米,污水主管线为DN聚乙烯PE管米,雨水支管DN钢筋混凝土管99米、污水支管DN钢筋混凝土管24米、雨水检查井3座,污水检查井5座,雨水收水井8座。
3、照明工程:8盏单臂高压钠路灯(杆高9米)。
4、绿化工程:行道树16棵,绿化带草坪、绿篱m2。
1.2.4.2.建设目标
本项目建成后将改善行车条件、道路使用年限要求和基础设施配套要求,同时该路的建设完成将解决居民出行的问题,有利于推动白山市今后经济建设的发展,有效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白山市的城市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1.2.5.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1.2.5.1.项目总投资
本工程总投资为.01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为.93万元,安装工程费用为71.1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36.57万元,基本预备费为21.33万元。资金来源为地方政府自筹资金。
1.2.5.2.项目效益情况
根据以上效益和费用数据,编制《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由《项目投资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计算出的评价指标如下:
经济内部收益率:IRR=12.41%
经济净现值(ic=8%):NPV=86.88万元
该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净现值大于零,说明该项目在国民经济上是可行的。
1.3.主要结论与建议
1.3.1.主要结论
1.本工程的建设符合白山市总体规划和白山市城市建设近期规划的要求,它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道路的交通条件,完善城市道路网,而且还具有美化城市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2.该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净现值大于零,说明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国民经济上是可行的。项目建成后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建设本项目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1.3.2.建议
考虑城市道路地下管线多,建议修建道路的同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完善相关市政建设,避免重复开挖,造成浪费。
第二章交通量分析预测
2.1.交通量分析
交通量预测和分析是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准确性,是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基础和决定道路建设项目技术等级、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项目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交通量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道路需求的反映,经济发展促进道路建设,创造良好的运输条件又能诱发沿线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的变化,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交通量预测中要考虑现有的交通量、吸引交通量和发展交通量三部分。
吸引交通量是指道路改善或新道路出现时,从相关道路吸引过来的交通量。发展交通量是一个复杂的现场,它与项目影响区的人口、产业布局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2.2.交通量增长率的确定
根据白山市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和车辆增长趋势,同时参照同等规模城市的交通量增长情况,确定路段交通量增长率为:
年—年交通量增长率为12%
年—年交通量增长率为10%
年—年交通量增长率为8%
年—年交通量增长率为6%
2.3.交通量调查
年12月5日--12月8日连续四天在北京时间早7:30—8:30高峰期,对XX区域(以浑江大街为参考),交通量进行了观测,观测结果如下
交通量调查表
2.4.交通量预测
2.4.1.机动车基年交通量的确定
由于城市道路的能力是对高峰小时普通汽车交通量而言的,故需将上述车辆换算成普通汽车。车种换算系数为:
普通客车1.0
中型汽车1.5
大型车2.0
考虑月不均匀和日不均匀的影响,需对折算普通汽车交通量进行修正。
月不均匀系数取1.02;
日不均匀系数取0.97;
由于缺少相关资料,工程实施后产生吸引交通量和发展交通量按基年交通量20%估算。
基年高峰小时交通量为现有交通量、吸引交通量和发展交通量的总和。
2.4.2.机动车远景交通量的预测
根据交通量增长率法,即假定交通量是以一定增长率等比增长,
公式Nn=N(1+r)n-1
式中:Nn——设计年限第n年高峰小时交通量(辆/小时);
N——起算年份的高峰小时交通量(辆/小时);
r——交通量增长率
n——交通量达到饱和时的设计年限(年),设计年限取15年。
预测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如表2-2
正常增长交通量表表2-2
2.4.3.机动车道数的确定
2.4.3.1机动车道数的确定
1)一条车道机动车通行能力的确定
白山市属中等城市,依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拟建道路应采用城市Ⅱ级次干道标准。车道的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N=1/n×ac×aj×∑ni=1ap×Np
N——平均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普通汽车),辆/小时;
Np——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普通汽车),辆/小时;
ac——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
aj——交叉口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系数;
ap——多车道通行能力折减系数;
n——车道数
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一条车道可能通行能力如下表:
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表2-3
交叉口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与路口间距有关,距离越大,影响越小。交叉口影响系数如下:
交叉口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系数表2-4
主干道交叉口间距平均按米计算,次干道按米计算,支路按米计算。
多车道通行能力折减系数如下:
多车道通行能力折减系数表2-5
通过计算,设计车速为40公里/小时,一条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为辆/小时。
设计车速为30公里/小时,一条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为辆/小时。
2.4.3.2道路机动车道数和设计通行能力
根据前面预测的远景交通量:
XX工程需要单向车道数为1/=1.76,需单向2车道。
第三章建设内容与规模
3.1建设内容与规模
根据《白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本项目拟对XX进行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排水、绿化等工程。具体情况如下:
1、道路工程:道路工程全长米,其中:机动车道面积为m2;人行步道面积为m2;路边石全长m。
2、排水工程:雨水主管线为DN聚乙烯PE管米,污水主管线为DN聚乙烯PE管米,雨水支管DN钢筋混凝土管99米、污水支管DN钢筋混凝土管24米、雨水检查井3座,污水检查井5座,雨水收水井8座。
3、照明工程:8盏单臂高压钠路灯(杆高9米)。
4、绿化工程:行道树16棵,绿化带草坪、绿篱m2。
3.2.道路工程(采用标准及规范)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
2、《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
5、《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
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14—)
7、《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10—)
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03—)
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69—)
XX工程道路设计推荐采用技术标准值
3.3.绿化工程
3.3.1绿化原则
1.道路绿化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城市性质、道路功能、自然条件、城市环境等,合理进行设计。
2.道路绿化设计应结合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城市美化等要求,选择种植位置、树种形式、种植规模,采用适当树种、草皮、花卉。
3.合理选择树种,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在满足规划要求的情况下,主要以本地树为主。
4.与城市景观规划结合,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融合,相映成趣,形成城市绿化特色。
5.处理好绿化与交通照明、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的关系。
6.城市绿化结合环境保护,合理布置防护绿化,大力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3.3.2.绿化标准和绿化种植要求
1.道路绿化设计应综合考虑沿街建筑性质、环境、日照、通风等因素,分段种植。在同一路段内的树种、形态、高矮与色彩不宜变化过多,并做到整齐规则和谐一致。绿化布置应乔木与灌木、落叶与常绿,树木与花卉草皮相结合,色彩和谐,层次鲜明,四季景色不同。
2.在符合树种生态学特性的前提下,选择乔灌草相结合,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搭配,同时考虑树种间的季相变化。
3.在物种搭配上遵循园林美学原理,符合统一性、调和性、协调性和韵律性的原则,做到变化中的统一,统一中的变化。
4.绿化宽度宜为红线宽度的15~30%。即红线宽度为40米的绿化宽度宜为6米
5.绿化不应遮挡路灯照明,当树木枝叶遮挡路灯照明时,应合理修剪。
6.在距交通信号灯及交通标志牌等交通安全设施酌停车视距范围内,不应有树木枝叶遮挡。
3.4交通工程
根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合理布置交通标志和标线,具体有交警部门负责,本可研不进行详细阐述。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1.1.2.承办单位
1.1.3.建设地点
1.1.4.编制依据
1.1.5.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1.1.6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1.7.规划目标
1.2.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
1.2.1.自然情况
1.2.2.历史延革和社会情况
1.2.3.工程现状
1.2.4.建设规模与目标
1.2.5.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1.3.主要结论与建议
1.3.1.主要结论
1.3.2.建议
第二章交通量分析预测
2.1.交通量分析
2.2.交通量增长率的确定
2.3.交通量调查
2.4.交通量预测
2.4.1.机动车基年交通量的确定
2.4.2.机动车远景交通量的预测
2.4.3.机动车道数的确定
第三章建设内容与规模
3.1建设内容与规模
3.2.道路工程(采用标准及规范)
3.3.绿化工程
3.3.1绿化原则
3.3.2.绿化标准和绿化种植要求
3.4交通工程
第四章工程方案
4.1.工程设计原则
4.2.现状简介
4.3.道路工程
4.3.1.平面设计
4.3.2.道路横断面设计
4.3.3.道路纵断面设计
4.3.4.路基设计
4.3.5.路面工程
4.3.6.路基边石设计
4.3.7.人行道方砖
4.3.8.民华路工程道路交叉口平交设计
4.3.9.道路无障碍设计
4.4.排水工程
4.4.1排放体制论
4.4.2水力计算公式
4.4.3管径的确定
4.4.4管网设计方案
4.4.5雨、污水排除设计
4.5.照明工程:
4.6.绿化、交通设计方案
4.6.1.绿化工程
4.6.2.交通标志
4.7.建设工程数量表
第五章节能
5.1项目基本能耗情况
5.2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5.3项目的用能分析
5.3.1施工期间主要能耗
5.3.2运营期能源消耗分析
5.4项目节能管理设计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6.1.项目环境现状
6.2.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6.2.1.施工废水
6.2.2.施工废气
6.2.3.施工噪声
6.2.4.弃土
6.2.5.公共设施损坏
6.3.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6.3.1.建设期的环境保护方案
6.3.2.施工期的环保方案
6.3.3.运营期采用的防治措施
6.3.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6.3.5.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6.3.6.其他措施
6.4.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章管理机构及项目实施进度
7.1.管理机构
7.2.进度安排
第八章项目管理及招标
8.1.招标
8.1.1.招标依据
8.1.2.招投标管理的基本原则
8.1.3.工程招标
8.2.项目管理
第九章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9.1.编制说明
9.1.1.工程概况
9.1.2.编制范围
9.1.3.编制依据
9.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附表
9.1.5.有关参数、率值选定的说明
9.2.总投资估算
9.3.资金来源
9.4.融资方案
9.4.1.资金来源可靠性分析
9.4.2.融资成本分析
9.4.3.融资风险分析
第十章国民经济评价
10.1.评价依据及说明
10.2.评价参数
10.3成本估算
10.4.国民经济评价
10.4.1.国民经济费用和效益范围
10.4.2.国民经济费用的计算
10.4.3.国民经济效益计算
10.4.4.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分析
10.4.5.敏感性分析
10.5.评价结论
第十一章社会评价
11.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11.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11.2.1.不同的利益群体对项目的态度及参与程度
11.2.2.项目与区域社会环境的适应性
11.3.社会风险分析
11.4.社会评价结论
第十二章风险分析
12.1.定义概述
12.2.管理过程
12.3.风险分析
第十三章研究结论及建议
13.1.研究结论
13.2.建议
附表:
1、XX工程投资估算表
2、XX工程征地、拆迁、排迁估算表
3、XX工程建设总投资估算表(推荐方案)
4、固定资产投资调整表
5、经营费用调整计算表
6、效益流量表
7、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8、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成果表
附图:
1、规划方案图
2、XX工程平面图
3、XX工程纵断图
4、XX工程横断图
5、XX工程位置图
6、拟建位置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