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发现长白山人参石碑民俗专家曹保明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yuyue/
刻有“长白山人参”的一方石碑近日在吉林长白山区被发现。专家认为,这块石碑对长白山历史文化特别是人参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据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徐廷介绍,今年7月,他们在长白山北麓发现一方石碑。碑的正面纵向阴刻“長白山人”五字,汉字楷书,字体工整。背面墨书两字,漫漶不清,已无法辨认。碑中繁体字“長”和“叅”的简体为“长”和“参”。结合石碑形态、字体特征以及伴出文化遗物推测,考古专家判断“长白山人参”石碑的竖立年代不早于金代晚期,最晚可能到民国时期。在长白山北麓出土的“长白山人参”石碑(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据介绍,这方石碑为白色大理石质,通体高88厘米。碑体呈长方形,碑首为方首,上部略宽,下部稍微束窄。宽50至45厘米,厚度在11至13厘米之间。底部两端为直角,底部中间有榫头,呈梯形,高度为10厘米,原应有碑座。6月17日,当地村民在修建“药水泉”水井排水沟的过程中在附近发现了一块石碑,石碑大部埋藏于地下,仅露出“長”字。安图县文物管理所接到报告后立即派专人对石碑发现地点进行了看管,并上报给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受连续阴雨天气影响,7月2日,在安图县文管所所长金哲陪同下,省文物考古所徐廷、石玉鑫进行了现场调查。徐廷说,这方石碑地点在安图县两江镇白河村西南约米的山脚下,发现时其大部分埋于地下,地下积水严重,未见明显的文化堆积。同时在淤泥中发现了部分青砖,青砖多呈长方形,宽度一般在15厘米左右,有的上面还见有手印痕迹,专家推测应为碑座的砌砖。与“长白山人参”石碑一起出土的青砖块(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据有关专家介绍,长白山地区是我国野生人参主要产地,历史上人参就是东北地区向中原地区进贡、交易的重要物产。考古专家走访附近村民得知,石碑发现地附近曾经挖掘到过野山参,现在周边仍有山参分布,推测石碑应与长白山人参采挖纪念或交易活动有关。“长白山人参”碑发现于长白山北麓,东南距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14公里,南距长白山天池61公里。长白山人参是吉林省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吉林长白山人参”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长白山人参”碑是人参文化的历史见证,对助力吉林人参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年8月6日,曹保明(右)在“长白山人参”碑出土地点考察为什么会在长白山深山老林里出现“长白山人参”石碑呢?石碑到底是什么人立的?为解开这个谜,8月6日至7日,我国著名东北民俗专家、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曹保明第一时间赶到石碑发现地考察。经调查当地村民并与多位人参专家、书法家交流,他认为,“长白山人参”石碑应该是清代中晚期或民国时朝在该地发现较大野山参之后,朝廷官员或当地行帮“古洞河会所”勒石以记。“长白山人参”碑发现地在距离两江镇白河村白河屯16公里处的西山下一片非常隐蔽的峡谷当中。两江是长白山腹地的一处古镇,因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头道松花江与富尔江在此交汇而得名。曹保明说,由于两江之地水丰林深,资源充足,自古这里就是重要的水陆交通要道,过去集中居住和生活着伐木、淘金、挖参、采药、狩猎等特产采集和交易活动。长白山野生人参(资料照片)周长庆摄曹保明在考察中发现,“西山”其实是头道松花江的堤岸,由于河水从上游冲击而下,落差大,河堤岸形成了巨型岩崖,而岩崖背后就是这个发现“长白山人参”石碑的峡谷,村里人叫“西山峡谷”。由于平时岩崖挡住了阳光,就是大白天,这里也显得阴暗。考察时他看到有蛇出没在草丛中和石头上。西山右侧有一个高顶子山,白河村老户潘忠志介绍说,山上有一个山洞,里边曾经有老道或“老冬狗子”(长白山里从事挖参、采药、狩猎的老人)居住。西山根儿和山洞顶子下是一个三角峡谷,一条硫磺泉水小河流过,水的右岸处,便是“长白山人参”石碑安放处。吉林省安图县两江镇白河村农民潘忠志从小就见过这块石碑曹保明摄49岁的潘忠志说,他从小到山里干活,常看到这个石碑,但碑只有上半部露于地表,“长白山”三字可见,他不知道下边还有“人参”二字。他的老家在河南南阳,清代道光年间太爷“闯关东”来到长白山里的白河村落户。据过世的爷爷潘光明和如今已80岁的父亲潘兴军讲过,当年这个山沟里有许多“放山”(挖人参)的人,曾有一个朴姓老人挖到一棵“大棒棰”(野山参),有官员听说后立碑以记。但究竟是什么官员,爷爷和父亲都说不清楚了。经曹保明反复追问,潘忠志回忆起两个说法:一是当地“人参会所”的官员;二是朝廷来两江采办松花砚的官员。据了解。当地有一座“砥石山”,产松花石,清代皇帝曾派人到这里采挖松花石以制作御用“松花砚”。至今山里还可见松花石“老坑”。曹保明说,年拍摄大型电视人文纪录片《松花江日记》时,他作为策划人之一与制片人刘延滨在安图县两江镇西江屯也听一个姓于的老大爷说过采办松花石的官员勒石纪念发现大山参的事,这与潘忠志的说法相近。据“中国人参之乡”吉林省抚松县人参专家阚世良推断,“长白山人参”这种直白叫法,民间并不流行,这可能是一些民间行帮为了提升两江一带知名度,请来当地会书法的文人或道士书写而留下来的。关于是什么帮会所为,蒋成义、孙玉刚、阚世良等书法家、人参专家认为是“古洞河会所”行帮的可能性大。长白山野生人参(资料照片)周长庆摄曹保明说,清代“古洞河会所”管辖地理范围包括两江一带,清代、民国时期这里的淘金、木帮都很出名,所以很需要对人参知名度的提升,在这样的范围里进行碑的竖立,当地村民如潘忠志的爷爷、太爷,也会把他们当做“官员”。而“古洞河会所”兴隆时期是清代中晚期,这也从另一角度证明此碑所立时间不早于清朝中晚期。但具体定论,还有待专家进一步考证研究。(记者周长庆)来源:新华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0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