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长白山天池水面像水开了锅,湖面上“蒸汽腾腾”,仿佛湖水被煮沸了一般。这一视频,瞬间被网友刷爆了。那么,该现象是否与长白山天池火山活动有关?
今天,记者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的中国地震局火山研究所获悉,几天来,中国地震局火山研究所、吉林大学、省气象局召开专题会商会,最终得出结论:10月17日天池水面出现的“蒸汽腾腾”现象,是特殊天气条件下产生的,俗称“海浩”现象,与火山活动无关。
据了解,长白山天池是世界上最深的火山口湖,由于其独特的火山景观与神秘的故事传说,一直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纷至沓来。资料显示,长白山天池火山最近一次喷发发生在年,最新的一次大规模喷发发生在公元年,是过去年来地球上最大规模的喷发活动之一。但据目前火山监测数据分析,长白山天池火山近期没有活动迹象。
那么,什么是“海浩”?“海浩”的出现需要满足什么条件?中国地震局火山研究所的专家介绍,“海浩”这个名词源自年11月27日大连獐子岛海域发生海面“热气腾腾”现象的一则报道,此现象在气象学中称为“蒸发雾”“平流蒸发雾”或“蒸汽雾”,是一种天气现象,通常发生在寒冷冬季的水面之上。当冷空气流经水面时,由于水面与冷空气温差较大,暖水汽的饱和蒸汽压大于冷空气的饱和蒸汽压,水汽源源不断地从水面蒸发,与冷空气混合,并迅速凝结为蒸汽雾。蒸汽雾常发生在深秋季节寒冷早晨的湖面、河面或极地。
产生“海浩”现象大概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空气温度较低;二是水面温度空气温度;三是水面蒸发的水汽遇到冷空气后迅速凝结。
类似“海浩”现象曾在年1月、年12月青岛近海出现过,当时的气温达到零下15°C且有强风过程。年1月7日,辽宁大连付家庄海域也出现“海浩”景观,“沸腾”的海洋就像烧开水的大锅,冒着热腾腾的水汽。当太阳出来,陆地回温提升较快,大气与海水温差缩小,“海浩”现象就会逐渐消失。
年10月17日长白山天池水面出现“蒸汽腾腾”现象也属于这种“海浩”现象。据吉林省气象部门观测,10月17日为我省今年入秋以来最冷一天,出现了明显寒潮降温。当日长白山天池凌晨3时气温达-22.3℃(比16日下降5℃,比15日下降15℃),早晨5-7时气温-20℃左右,白天气温也均低于-10℃。早晨7时平均风力为17.5m/s(相当于8级),下午16时阵风达到了20.8m/s(相当于9级)。由于气温下降较快,湖水表面与空气温差大,强风既使蒸发加快,又使形成的雾随风流动,便出现水雾涌动的“海浩”现象。
来源:彩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