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数学而着迷
被数学而吸引
我东优秀教师——马红铝
在数学领域中不断突破自我
而成为一名数学教师的她
是怎样把自己对于数学的喜爱
传递给学生的呢
她的秘诀是
“做学生的引导者”
马红铝数学学院教师,年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取东南大学数学学院研究生。年留校任教工作至今,期间在职读博获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年开始担任高等数学课程的主讲教师。在年第二届江苏省高校数学基础课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年第十一届“吾爱吾师——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中荣获“东南大学我最喜爱的十大老师”称号。在上学期举行的东南大学第27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中,获得了本届竞赛唯一的一等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交流,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务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课堂上的引导和启发,指引他们自己构建知识体系;同时也是课后在学生困惑时刻的点拨和提醒。教师在课前所作的大量准备工作和知识积累,都是为了在引导的时候,学生愿意跟着教师的引导思考、发现和探索。马红铝说,曾经有过一位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在高数学习伊始很没有信心,对于高数学习总是抱有逃避和畏惧心理,兴趣就更无从说起。发现他的学习情况后,马红铝和他私下交流了一次,又一对一地引导他理解极限的概念。他很快就懂了,并笑称,“这个极限概念其实挺有意思的”。在下一周的课堂提问环节,马红铝看到他跃跃欲试,就请他回答问题,他提出了一个不算特别正确但是有创意的想法,这种想法当然值得肯定。
就这么简单的两件事,就使得他对高数的学习有了兴趣和自信。这位学生在此后的高数学习中再也没有需要过老师的一对一辅导,最终仍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br/引导是一门学问br/教学的方法很多,不管这些方法的表现形式如何,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概念,发现定理。所有能启发学生自己建立相关知识的地方,我都坚持引导他们自己发现。由此带来的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交流和碰撞,是我觉得课堂教学最迷人的地方。br/在自我探索和优秀教师讲课示例之下,马红铝熟读了分析学的相关数学史,平时注意收集与课程相关的材料,包括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本方向科研论文中出现的最新结果,再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尝试在课堂上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在教授到某些概念性的知识难点、引导学生理清这些知识的时候,马红铝总会介绍数学史上的相关故事和历史。这些历史本身是有趣的,了解前人在探索时所走过的弯路,我们才能对现在正确的结论有更深刻的理解。
另外,从物理和几何两方面切入,也可以引入很多知识点。比如求曲边梯形的面积,可以从求长白山天池的面积入手,江苏省内的悬索桥泰州大桥也可以作为曲边梯形的例子。
加入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有积极作用。比如引导学生推导泰勒公式,可以用Mathematic软件输入不同的多项式,和原函数的图形进行对比,找到那个最佳逼近,让学生对于知识有直观的感受,进而引导学生学习。
br/交流让学习更愉快br/本学期受到疫情影响,在一段时间里教师都无法和学生在教室里进行面对面交流,工数课程的教学也以线上教学的方式进行。一开始,我对教学效果是有些担忧的。然而真正开始线上教学后,我发现同学们回答问题比线下教学更积极,其踊跃程度令我惊喜。也许就像有位老师说过的,国内的学生有很多比较内敛,不是不想回答问题,而是不好意思在教室举手。线上教学时学生发言不需要露面,反而可以畅所欲言。利用课堂直播辅以录屏,以及慕课堂的每周测验,学生们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也可以及时